港北区:业兴民富气象新

  发布时间:2025-07-27 22:51:1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访问XM官网,清晰了解所有交易条件。我们详细列出了每种产品的杠杆选项、点差类型、保证金要求以及隔夜利息(掉期)的计算方式,交易完全透明。。

乡村振兴,港北产业兴旺是区业关键。港北区立足资源禀赋,兴民象新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富气扬优势、港北补短板、区业强弱项,兴民象新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富气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港北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区业去年前三季度,兴民象新该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30亿元,富气同比增长2.5%,港北“四荤两素”产业实现稳产增效。区业

发展设施农业 强化科技兴农

港北区:业兴民富气象新

贵港市再添一个AI智慧猪场。兴民象新去年12月5日,港北区星荷AI智慧猪场进猪养殖,该猪场首批补栏猪苗5000头,猪舍配备全自动机械通风降温和温控系统、自动机械刮粪、自动机械料线输送等现代养殖设备,首次使用了AI巡检机器人,可24小时不间断巡视猪舍、收集信息。通过AI系统监控来科学喂养,肉猪养殖5个多月就可出栏。该猪场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11栋猪舍,其中2栋猪舍已建成投入使用,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出栏生猪5万头。

港北区:业兴民富气象新

这是港北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生动实践。该区围绕设施农业精细布局,明确“多点开花”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一个乡镇打造一个农业场景”为目标,围绕生猪、食用菌等“8+N”特色产业抓招商。该区还加强要素保障,排查出潜力地块2149.49亩,形成“地等项目”的良好局面。去年1至11月,该区签约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招商项目23个。

港北区:业兴民富气象新

大圩镇阳雀湖辣椒种植基地去年10月进入采收期,亩产辣椒4000至5000斤,带动当地40多人就业增收。武乐镇年产40万斤大闸蟹环保养殖项目投放蟹苗1万斤,预计今年4月份可上市。根竹镇蓝莓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已搭建大棚主体框架80亩……

一个个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港北区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该区坚持项目库库长制和项目进度日报制度,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联系服务人员”的工作思路,全程无缝对接提供服务,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在用水、用电、土地、环评、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产业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去年,该区有13个农业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聚力节水高效 壮大优势产业

作为广西重要的无公害优质谷生产基地,港北区抢抓冬春施工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水利配套的基本农田,让稳粮“有底气”。

在庆丰镇鄱岭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装载机交替配合,工作人员正忙着装模、灌浆等作业,整体工程有序推进。该项目总投资645.21万元,改建渠道、机耕路共29条。截至去年12月11日,项目建设完成工程量80.17%。

优质稻是港北区传统优势产业,该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去年,港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2.5万亩,截至去年12月11日,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成2万亩。项目完工后,有效改善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夯实粮食根基。去年,该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9.93万亩。

特色产业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港北区积极开展科技促产大行动、土地稳产大行动、产业资金保障大行动、产业供需服务大行动“四大行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食用菌”“桂系猪”“瑶山鸡”“武乐福荔”等特色产业不断扩大规模,丰富了农民“菜篮子”。

创新联农模式 实现促农增收

“来这里挖马蹄,每天有100多元收入,很开心。”在庆丰镇思平村马蹄种植基地务工的易琼莲细算收入账,这个基地的马蹄需40多天才挖完,这样单挖马蹄就有4000多元收入。

思平村马蹄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流转500多亩土地种马蹄。“企业获‘收益金’,群众土地流转获‘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村集体获‘公益金’,实现了‘一地生四金’。”思平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伟周介绍,通过“一地生四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民共同受益的共赢局面。去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约112.5万元。

在大圩镇永福村,一株灵芝让农民站上产业链的“C位”。当地以灵芝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出农户、村集体、企业、市农科院四方利益联结的新机制,着重破解农民增收难、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目前,永福村建成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成功打造自主品牌“福芝茗”。去年1至11月,该村集体经济收入72万元。

做好联农带农,多方互利共赢。近年来,港北区通过强化主体带动、政策驱动、典型促动,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增强产业联农带农能力,千方百计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去年,该区支持村集体及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项目14个3501万元、中草药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11个50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农户2256户增收。去年前三季度,该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534元,名义增长7.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作者:陆宏夏 姜开满 谢海兵

  • Tag:

相关文章

  • 医保服务再升级! 梅州市医保“全市通办”事项扩增至15项

    掌上梅州讯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7月10日起,我市新增7项医保“全市通办”业务,目前“全市通办”事项总数达15项,包含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选点等。参保人可在全市任一医保服务窗口跨
    2025-07-27
  • 贵港幸福田园新春喜乐荟焕新开园

    贵港讯 1月25日,贵港幸福田园新春喜乐荟“红包飞·幸福来”焕新开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锦锋出席开园仪式,宣布贵港幸福田园开园,并参观了园区。贵港幸福田园是广西贵港日报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广西
    2025-07-27
  • 贵港:消费潜力释放 市场稳定向好

    贵港讯 去年,全市商贸领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及各行业均取得显著增长,有效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据统计,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4.2%、1
    2025-07-27
  • 快讯丨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贵港新闻网快讯 2月18日下午,市委书记朱会东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作者:全媒体首席记者徐智坚
    2025-07-27
  • 福建省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17日,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福建省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启动仪式在三明沙县区举行。活动旨在全面启动实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推动我省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
    2025-07-27
  • 企业节后复产忙 全力冲刺“开门红”

    贵港讯 春节假期刚结束,我市各企业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状态,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迅速投入复工复产,全力冲刺今年一季度“开门红”。2月7日,记者来到贵港西江工业园区,走进广西绿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看到企业门
    2025-07-27

最新评论